物理難學,物理不好學,大部分沒有學好物理的學生都這么認為,這對剛剛接觸這門課的初中生來說無疑是一種無形的壓力。其實物理并不難學。要想使學生學好物理,最重要的是培養(yǎng)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。激發(fā)和培養(yǎng)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是傳播知識的需要,也是改變教與學雙邊關系的需要。愛因斯坦有句名言:“興趣是最好的教師”。從初中生的心理狀態(tài)看,學生的學習活動最易從興趣出發(fā),被興趣所左右,尤其是物理學科,教學中若不重視激發(fā)和培養(yǎng)學生的學習興趣,學生一旦對似是而非的概念和繁難的習題感到頭痛,情緒低落,失去學習信心和動力,成績就無法提高。那么怎樣培養(yǎng)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呢?
一、上好第一節(jié)課——引言課,激發(fā)學生的興趣
引言課是中學生的物理啟蒙課,引言課講得好,可以激發(fā)學生去幻想、去探索、去學習、去鉆研、去創(chuàng)造。引言課的重點首先應該放在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興趣上,可以用一些生動的語言、形象的描繪把學生帶到多彩的世界,還可以用一些精彩的演示,如“杯水倒置”、“木筷提米”、“紙盒燒開水”、“分幣升高了”等,這些有趣的小實驗把學生帶進一個變幻的知識天地,使學生感到物理這門課又重要又新奇,激發(fā)了學生求知欲望,為今后學好物理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。
二、利用實驗,培養(yǎng)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
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,物理實驗能有效地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興趣,使學生產生較強的學好物理的愿望。在課上,學生對實驗特別感興趣。但強烈而新鮮的實驗現象往往使學生欣喜若狂,若不及時引導,實驗就會變成看成熱鬧而干擾了實驗的效果,所以實驗前必須嚴格強調實驗目的,把學生的熱情引導到定向觀察上來。例如,在講影響液體蒸發(fā)快慢的因素時,可以引導學生完成幾個小實驗:(1)在桌上、手上涂相同的水跡;(2)同樣多的水分別滴在桌上,涂在桌上;(3)在桌上涂相同的水跡,并對其中的一塊吹氣。讓學生邊實驗,邊觀察水跡變干的快慢,這樣,學生的興趣會步步高漲,越來越濃。
演示實驗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,學生自己操作、親自動手進行實驗,更能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熱情。這樣不但培養(yǎng)學生觀察能力,而且培養(yǎng)學生動腦思考,動手操作能力。
三、利用新教材優(yōu)勢,培養(yǎng)學生學習興趣
新編物理教材,從適應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特點出發(fā),教材圖文并茂,內容緊密聯系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實際。在教學過程中,隨著學生知識的逐漸增多,注意引導學生解決一些生活實際問題,如學習“密度的應用”后,怎樣鑒別金銀首飾的真?zhèn)?;學過“慣性知識”后可以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車子沒有停穩(wěn)以前,千萬不能從車上跳下來,坐汽車時,為什么車子起動我們往后仰、汽車剎車我們往前倒等。使學生感到物理不僅有趣,而且有用,這樣可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持久的學習愿望。
四、利用物理學史故事激發(fā)學生的興趣
在物理課堂教學中,講一些物理學史故事,講科學家的趣事,以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興趣,利于學生對概念規(guī)律的理解。如講“浮力知識”時講“曹沖稱象”的故事;講“光的傳播規(guī)律”前講匡衡鑿壁借光的故事;講“阿基米德原理”時講阿基米德鑒定王冠是否純金的故事。
五、利用競爭機制激發(fā)學生奮發(fā)向上的興趣
人本身就有一種競爭心理,這種心理在中學生中表現尤為明顯。學生爭強好勝,上進心強,對榮譽有強烈追求,為此在平時物理檢測中,可以先易后難,盡可能讓學生得高分,課堂提問也因人而異,確保有較高答對率。特別是中差生,一有所長即給予鼓勵表揚,使學生內心中產生我能學好物理這種自信心,這也促使學生進一步上進而奮發(fā)努力。
總之,激發(fā)培養(yǎng)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手段。我相信,若學生對物理學科有了興趣,教學效果一定是顯而易見的。